调味品突围之战:强势视觉记忆的致胜秘诀
日期:2025-08-11 来源:【视维品牌】 关键词:

在调味品的产品视觉应用中,很多产品的色彩并非随意使用的,其背后往往有很多常人不知道的奥妙在里面,任何畅销的产品都绝不是偶然,它们成功的因素或许各有不同,但失败的产品多数都犯了同样的错误。

色彩战略:用色相触发味觉记忆

色彩是调味品产品的第一识别战略,是消费者最容易认知和描述的事物,且色彩本身还能带来对产品相关属性的联想,因而在产品视觉中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应用元素之一。

部分案例参考:

火焰红+焦糖棕:虎邦辣酱铁罐红棕撞色,红色刺激食欲,棕色暗示炒制焦香。

阳光橙+柠檬黄亨氏番茄酱明黄瓶盖+橙标贴,黄橙系激活唾液分泌反射。

陶土棕+鎏:千禾酱油“零添加”系列磨砂棕瓶+金标,棕色传递酿造沉淀感,金标提升品质认知。

材质与造型:触觉强化品质感知

产品视觉不仅仅表现在色彩上,还包括材质与造型,独特的材质和造型在某些时候甚至比色彩更有记忆点,当很多同类产品摆在一起的时候,独特的造型往往更容易首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。因为多数时候,独特的造型更容易打破很多产品的固有认知,因而传递给消费者的差异化印象更强烈。

超级符号:构建品牌视觉基因

符号不只是单纯的图案,更是与产品深度契合的外化表现。

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化

东古酱油:岭南雕花窗,简化窗棂图案作瓶身暗纹,辨识度提升37%(凯度调研);

王致和腐乳:老北京牌匾,将“致和”二字解构为印章标,年轻客群增长29%。

味觉印象的可视化

辣味:虎邦辣酱“火焰波纹”瓶贴;

鲜味:太太乐鸡精“鲜味粒子爆破”动态LOGO;

酱香:海天拌饭酱“麦穗漩涡”图形。

场景化视觉系统:从货架到餐桌的完整体验

货架突围

1. 高对比色块 → 厨邦酱油绿格子桌布设计(餐饮场景联想);

2. 统一视觉阵列 → 李锦记系列产品瓶型“阶梯式”排列;

3. 侧标信息强化→ 千禾酱油侧面标注“0添加天数:380天”。

餐桌美学设计

器皿配套:欣和六月鲜酱油配套日式酱油碟(瓶身与碟纹路一致);

使用痕迹可视化:味好美调料瓶挂壁油渍模拟图(暗示真材实料)。

调味品视觉设计三大雷区

很多产品之所以在市场上无人问津,除了品牌本身的影响力,很多时候还在于产品视觉表现缺乏消费吸引力和记忆,因此在调味品视觉设计实操中,一定要避免以下的问题:

文化符号滥用:盲目堆砌“国潮龙纹/书法字”。

科技感失衡:全银离子风设计像化工产品。

信息过载:包装标注过多的认证标识。

调味品视觉不是单一的差异特点,而是多维度的整体视觉体系搭建,其需要需完成 “风味→色彩→符号→场景” 的四重转化,让消费者看到包装即能脑补味道。当品牌视觉成为味觉的条件反射触发器,便构建了不可替代的记忆壁垒。

视维品牌,18年本土快消品牌策划设计经验,成功服务600多家企业实现品牌突围。

来源:视维品牌 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!